「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莊子‧大宗師⟫
川貝母,是位擅於以圖像述說故事,又以文字描繪圖像的藝術家,其創作中堆疊出了多面向的符號與象徵,則不論文字或圖像所發散出的意義,皆自成有機物體,生長,分歧…因此,於本展「洞穴圖鑑」之中,不妨開放五感,任意識遨遊其作品所開展的特殊空間,我們將發現,於畫面內裡不斷翻出的豐富存在,進而啟動聯覺(Synesthesia)超文本(Hypertext)四方延伸連結,得交叉合縱更多層次的意涵,而感受無盡,變化生生。


大統領之死-29.7 * 21cm (A4),首張刊登在紐約時報的作品

希臘哲人蘇格拉底(Socrates)以「洞穴比喻對表象與真實的不同追求,當洞穴人走出黑暗的瞬間,因一時無法直面光明,而困惑目眩,以此說明面對真理的不易;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詩句則描述:「……人們若將自己封閉起來,便只能從洞穴的狹窄細縫中窺探事物。」不同於前者願走出洞穴,川貝母則反向而行,並非封閉於洞穴—此陰暗之藏身所,而是將洞穴喻為創作者向內挖掘的過程,如花朵由內向外展放,邀請觀賞其深處想像如何擴張

不幸圖書館- 28.7 * 22cm (A4)
雕像-29.7 *21cm (A4)

川貝母以不透明水彩平塗技法乍看繽紛鮮豔,細察怪誕,暗藏黑色幽默,一如文藝復興北派畫家波希(Bosch)的多視點構圖,人物奇形怪狀,莫名並置,仿若超越常理,諸眾縱情之嘉年華;洞穴開啟「眾妙之門」,畫作中的皮肉裂口飛蛾停駐,想像生物紛紛迸出,於川貝母各樣場景佈局中,任角色折返自己,也有時化身他人,於不同視角,追尋可能的身份,經歷奇異、分解、變形…也是與恐懼淵藪的對視。

遺忘之地-39.4 * 54cm

【關於藝術家】
川貝母,本名潘昀珈,出生於1983年,成長於屏東滿州。於國中時期在圖書館看到波隆那年鑑而開始喜歡插畫,2005年入選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後開始插畫職業生活,喜歡以隱喻的方式創作圖像,詩意的造形與裝飾性是常用的特色,目前專職插畫圖像與寫小說。作品常發表於報紙副刊,亦受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日報》之邀繪製插畫並登上封面。2016年參與夏姿‧陳SHIATZY CHEN服裝圖像設計。

【亞米藝術】官網請點我

地  點 ▎亞米藝術 (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38號)

展  期 ▎2021 / 06 / 05 (Sat.) – 07 / 18 (Sat.)

圖文訊息提供:亞米藝術

★想看更多精彩報導
夢想誌官網
夢想誌IG
夢想誌FB
夢想誌Youtube

近期焦點

Recen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