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於台灣本土劇的演員王中皇,近兩年時常感到眼睛內有異物感,開車出門時總是瞇著眼睛看交通號誌,紅綠燈上的秒數也都看不太清楚,原以為是近視或老花度數增加,經友人提醒前往眼科就診,才發現原來是「白內障」在作祟。
中壢大學眼科院長林鴻源表示,白內障是一種老年性的眼睛疾病,眼睛內的水晶體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老化,慢慢變得混濁、硬化,導致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就如同長白頭髮般,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眼部疾病。現代人的生活和3C產品密不可分,長時間過度用眼,再加上台灣高度近視人口眾多同時又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白內障已有年輕化的趨勢。
林鴻源院長指出,目前唯一有效治療白內障方式就是手術,而大學眼科也因應全球3D白內障手術趨勢,引進「高解析3D眼科手術顯微鏡」,搭配高規格的輔助系統「飛秒白內障雷射」,先以飛秒雷射取代傳統的手術器械於角膜製作截口及分割硬化的水晶體,讓後續的步驟能夠更精準、安全,搭配高解析3D手術顯微鏡的立體高畫質,可呈現出清晰的手術視野及精細的手術影像,讓醫師能更精確的掌握細節,並搭配智能導航系統,精確追蹤定位眼球位置,可有效確保水晶體植入置中,可即時照顧及關切患者狀況。也因為3D手術顯微鏡有效降低術中的強光刺激,對於病人的視網膜光傷害降低,術中舒適度也較高,明顯縮短病人的術後恢復期,術後視力滿意度也大為提升。
站前大學眼科王俊琪院長也補充,隨著科技發展進步,人工水晶體的種類越來越多,然而人工水晶體也不是愈貴愈好,患者需依自己的眼睛條件、預算、生活型態及用眼需求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量身規劃符合需求,才能達到預期的術後效果。
林鴻源院長也提醒有白內障隱憂的民眾,應多注意視力的變化,白內障初期可能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疊影、畏光等症狀,若視力狀況已影響日常生活,切勿拖延,應盡快安排至專業的眼科院所檢查;目前全台大學眼科防疫措施完善,清潔消毒確實,民眾可安心就醫,讓專業可信賴的醫療團隊及早治療,才能擁有高品質的清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