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騎士 國際藝廊 Bluerider ART 宣布,其位於美國加州曼哈頓海灘(Manhattan Beach)的全新據點正式啟用,並於 2025 年 9 月 20 日推出開幕展 《From Sea To Sky—The Blue Axis》(由海至天—藍色軸線)。本次展覽集結來自德國、台灣、西班牙、中國、美國、英國、瑞士、法國、捷克與阿根廷等十國共十六位藝術家,展出 22 件涵蓋繪畫、雕塑、裝置與錄像的當代藝術作品,展現多元文化交會下的創作視野。
![]() |
From Sea to Sky 主視覺( 圖/Bluerider ART 提供 )
「藍色」在藝術語境中象徵精神的深邃與自由,亦代表無邊界的流動與思索。自 2013 年創立以來,Bluerider ART 延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藍騎士」(Der Blaue Reiter)的理念,以「思想為騎士」貫穿東西藝術語言,推動跨地域與跨文化的展覽實踐。此次「藍色軸線」從台北啟程,經上海與倫敦,延伸至美國洛杉磯,象徵畫廊的全球拓展與文化連結的新篇章。
創辦人 王薇薇(Elsa Wang) 表示:「藍色軸線不僅是一條藝術旅程的延伸,更是一種不斷生成與對話的精神,連結世界各地創作者的理想與追尋。」
曼哈頓海灘新館:建築與藝術的共鳴
Bluerider ART LA•Manhattan Beach 新館佔地約 15,000 平方英呎,由建築師 John Merrill Gray 設計,原建於 1953 年,是中世紀現代主義的代表建築之一。整體以四棟多面體結構環繞中庭花園與 7 米長水池構成,運用大面積玻璃引入自然光線,模糊室內外界限。
此設計理念呼應「現代主義的探索精神」,讓空間本身成為藝術生成與對話的媒介,讓觀者在行走、觀看、沈思與共鳴,自然成為展覽作品體驗的一部分。
展覽亮點:十六位國際藝術家的當代表現
開幕展《From Sea To Sky—The Blue Axis》呼應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生成」(Becoming)的觀點,將藝術視為在異質與邊界間流動的存在。展覽囊括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國際藝術家作品:
• Willi Siber(德國)《Wood Wall Object》:以簡潔造型與色彩節奏展現自然律動的張力。
• 楊茂林(台灣)《黯黑的放浪者・腔棘魚L1901》:以深海生物隱喻人類精神的探尋與冒險。
• Josep Riera i Aragó(西班牙)《七架飛向左方的飛機》:融合繪畫與機械元素,展現對自由與航行的思索。
• 曹吉岡(中國)《半山半山》:以西方坦培拉技法結合東方山水哲學,詮釋自然與人文的平衡。
• Carol Prusa(美國)《生命之泉》:以細膩的筆觸構築宇宙與生命的循環之美。
• Nick Veasey(英國)《Captain America – Worthy》:以 X 光攝影技術探索物質表面下的結構秩序。
• MARCK(瑞士)《Geggenstorm》:以錄像雕塑形式探討現實與虛擬的交界。
此外,展覽亦展出 Bryan Ida(美國)、Pascal Dombis(法國)、Thierry Feuz(瑞士)、Sven Drühl(德國)、Susanne Kühn(德國)、Ruprecht von Kaufmann(德國)、常陵(台灣)、Jan Kaláb(捷克) 與 Ramiro Smith Estrada(阿根廷) 等藝術家的重要作品。多元的創作語彙共同構築出「由海至天」的藍色軸線,象徵文化的流動、思維的延展與藝術的永續生成。
![]() |
From Sea to Sky 展覽空間( 圖/Bluerider ART 提供 )
【展覽資訊】
《From Sea To Sky — The Blue Axis》由海至天 — 藍色軸線
Bluerider ART LA • Manhattan Beach 美國新館開幕群展
• 媒體日暨開幕酒會:2025 年 9 月 20 日(六)16:00–19:00(公眾開放)
• 展覽期間:2025 年 9 月 20 日至 11 月 23 日
• 地點:Bluerider ART LA • Manhattan Beach
1030 Manhattan Beach Blvd, Manhattan Beach, CA 90266
•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8:30
✦ 小結
Bluerider ART 以「藍色」為精神象徵,從亞洲啟航、跨越歐洲、抵達美洲,構築出一條文化與藝術對話的軸線。本次新館開幕展不僅延續其國際策展理念,也讓藝術以多元的形式在時間與空間間持續流動,成為觀者心靈的延伸與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