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啟動「三年五十億元老屋延壽規畫」,目標是改善全台老舊公寓的安全性與居住品質。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博士指出,這項政策是推動城市更新與社區永續的重要一步,透過資源精準配置與專業協助,能有效提升社區環境與生活品質

精準聚焦:以示範社區帶動更新效應

面對全台數百萬戶老屋,政策採取分階段推動、示範帶動的模式,讓社區逐步投入。郭紀子博士說明,最適合參與本計畫的老屋類型包括:
1. 共識強的社區:住戶意見一致、管委會運作健全,能自籌經費共同參與者,最容易推動改善。
2. 結構穩定但設備老化的公寓:若屋體安全但有管線、外牆或防水問題,即可藉由延壽整建強化安全性與舒適度。
3. 重建不易但仍具潛力的區域:位於更新條件不足地段的社區,可透過整建與維護方式,實質改善生活環境。
4. 具街區特色的建築:若能在保留原貌的前提下進行外觀修繕,可帶動周邊街區美化與文化保存。

郭紀子博士指出,此計畫不僅重視建物結構的延壽,更期望以示範社區引領整體改善風潮,讓城市更新更具可持續性

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 郭紀子 博士( 圖/台灣物業管理學會 提供 )

專業輔導與社區整合是推動核心

老舊公寓的改善,除了工程技術,最重要的是「人與管理」的整合。郭紀子博士指出,常見問題包含:
• 安全與設備老化:如外牆剝落、電線管路老舊、消防設施不足。
• 功能改善需求:包括無電梯、屋頂滲水、缺乏無障礙設施等。
• 管理協調挑戰:部分社區管委會不健全,住戶共識難達成。
• 高齡化社區需求:隨著住戶年齡上升,對安全與便利的需求愈發迫切。

他強調,若能導入專業物業管理人員協助社區,從申請、規畫到施工管理皆有專業指導,能大幅提高整建效率與品質。
透過政府與專業團隊的合作,輔導成立管委會、完善溝通機制,才能真正發揮計畫效益,讓社區住戶共同受益。

高補助比例助力推動 社區可望加速行動

本計畫提供最高65%的補助,針對高齡與弱勢族群可再加碼補助,最高可達八成以上。這樣的設計,對有修繕需求的社區而言,是極具鼓勵性的支持。

郭紀子博士表示,對於長期受漏水、外牆老化或無電梯困擾的住戶,補助制度能協助減輕經濟負擔,使改善意願提升。
同時,簡化申請流程與設立地方輔導窗口,也有助於社區更順利完成報名、評估及執行,讓政策資源更有效地落實。

建構長期機制,讓延壽成為常態

郭紀子博士建議,政府在推動延壽計畫的同時,可同步強化「社區維護教育」與「制度性輔導」,建立長期性的建物管理文化。
「當社區懂得自主維護、懂得如何申請專業協助,老屋延壽將不再只是一次性的政策,而能成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

這樣的思維,能讓公寓維護從「突發修繕」轉為「預防保養」,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全與生活品質,也為未來的都市更新奠定基礎。

共築安全宜居的城市未來

整體而言,「老屋延壽計畫」不僅是政策投入,更是生活環境轉型的契機。透過政府、專業團隊與居民三方合作,能共同打造更安全、舒適的居住空間,推動社區再生與都市美學的長期發展。

郭紀子博士總結表示:「老屋延壽的核心在於凝聚社區共識與專業力量。當每一棟公寓都能被妥善照顧,城市的安全與風貌就能更進一步,為下一代留下更好的生活環境。」

近期焦點

Recent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