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受害案件層出不窮,民間力量首次以組織型態投入反詐第一線。由全台知名反詐社群「反詐騙聯盟」創辦人陳安迪發起的《反詐騙聯盟協會》,於7月12日在台北市立華江高中舉行成立大會。現場邀集法界、警政、科技與媒體等各界代表出席,凝聚共識,宣示「全民反詐、跨界聯防」的新里程碑

協會理事長陳安迪表示,其父親在12年間多次遭遇詐騙,總損失金額逾億元。親身經歷讓他深刻體會:「一個人無法改變什麼,但一個組織可以守護很多人。」因此,他將多年經營社群的實務經驗,轉化為具制度與資源整合能力的組織平台,期望為受害者提供更即時與完整的協助。

協會理監事團隊成員橫跨法律、警政、科技與媒體等領域,包括刑事局預防犯罪科科長林書立(現擔任秘書長)、新北市警局三峽分局祕書室主任顏銘寬、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以及區塊鏈監識技術公司代表等專業人士,共同構築跨界防詐支持網絡。

AI防詐工具上線 即時辨識潛在詐騙

協會於成立大會上同步宣布推出自研AI防詐工具,提供民眾免費使用。該系統整合圖像辨識與資料比對功能,用戶可即時上傳疑似詐騙的訊息截圖、交友內容或廣告文宣,透過AI協助分析其風險程度,幫助使用者更早辨識可疑訊號、降低受害風險。

四大核心任務 深入防詐前線

協會亦公布四大實務任務,聚焦民眾教育、法律支援與心理陪伴:
1. 識詐教育:深入校園、社群與社區講座,提升大眾對投資詐騙、假交友、假訊息的辨識力。
2. 法律協助:與法扶機構合作,提供法律諮詢與訴訟範本下載,協助民眾應對後續程序。
3. 心理語療:組織語療小組,陪伴受害者面對情緒創傷,重拾生活信心。
4. 急難救助:設置短期救助金制度,針對因詐騙陷入經濟困境者提供過渡協助。

建立政府與民間橋梁 完善應對體系

刑事局預防犯罪科科長林書立指出:「反詐騙是全民共同的責任。」他期許協會成為政府與民間之間的橋梁,從教育預防、法律支援到重建陪伴,補足現有公部門資源尚未涵蓋之處,打造更完整的防詐體系。

理事長陳安迪也再次呼籲:「若不幸受騙,請不要感到孤單。協會將以社群力量提供實質支持,陪伴每一位受害者走出陰霾。」

近期焦點

Recent Articles